用户是新车发展壮大的基石,却可能突然拔剑相向。
最近李被老车主集体维权。
各地车主李一个个“揭竿而起”,数十人“堵”在理想店门前,手里拿着韭菜抗议行为艺术,甚至在刚刚提到的新车上挂上“虚假宣传”的横幅。3天之内,网络平台上对李一的投诉飙升了近3倍。
事情的起因,李one突然被曝停产,只是为了给计划于11月发布的理想l8让路。而且这款的优惠直接从7000涨到了2万。有降价抛售股票之嫌。不同城市折扣不同。
这已经不是李第一次做“背刺”的老用户了。去年5月,同样的事情发生在2021款李上市的时候。销售隐瞒换钱事实,让很多消费者买旧车,导致集体维权。
为什么两个时代都很理想?
上市不到4年就停产了。
上个月小王买了一个李的,8月31号刚拿,9月1号降价,听说要停产了。
他觉得如果在买之前就知道要停产,就可以做出选择,现在也就一天的时间。为什么店家不告诉他?
有同样疑问的用户不在少数。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关键词“李一个”,9月4日有550个搜索结果,9月9日再次搜索时,已经增加到1400多个。
大部分消费者投诉的核心是,在订购机型时,反复询问门店李one是否有升级的计划,销售人员口头明确表示没有降价这回事。结果,提车不久,就听说李一个人要停产了。
这些用户提车时间最短的只有一天,最长的也只有半年。他们认为李的行为存在欺诈、隐瞒、虚假宣传等问题,他们要求退款2万元,终身保修,并保留同等价格更换替换机型的权利。
从权利人的诉求可以看出,他们关注的不仅仅是2万元的降价,更是刚买的新车变成了绝版,不仅影响了二手车交易的保值率,而且在保养和售后方面也增加了成本。
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表示,大部分购买新动力的消费者都是为了体验最新的科技配置,目的就是想早点试用。
“如果只是提车,它就成了老款,你接受不了。这不是钱的问题。”
li one于2019年4月首次上市,截至目前累计交付量已近20万辆。一个产品天下第一,一打就是三年以上。这种情况在业内极为罕见,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李一人的重要性。
但就是这样一款王牌产品,上市不到4年就停产,不免让人感到意外。不仅近期提车的车主不满意,一些年龄较大的用户也很担心。
无奈还是有计划
事实上,在第二季度财报会议上,李想透露了一些关于l8的信息,并表示这款车将比之前的产品更快发布和交付,并早于之前设定的时间。
当时外界还不知道l8是用来替代李一的。
用户普遍认为,虽然这两款车的定位很像,但也不会完全停产或者这么着急停产。
更让人不解的是,店里的销售人员也觉得很困,真的不知道李one要停产了。
我们甚至了解到一个销售人员向用户抱怨他不知道。用户贴出对话截图后,销售人员被辞退。
因此,我不禁要问:为什么李一家要停产?即使推出l8势在必行,有理由焦虑,为什么李one不能同时卖出去?
独立新能源汽车分析师赞指出,一方面,从l9开始,李需要统一其产品命名体系。单从这个角度来看,李这个名字已经到了应该退出市场的时候了。
另一方面,有媒体在拆解了李one的底盘后,发现2018款广汽丰田汉兰达的底盘结构非常相似。当然,抄不抄作业不是问题的关键。重要的是这个底盘结构确实有些过时。
所以l9已经让一部分消费者失去了购买李one的欲望。l8上市后,李one的市场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,产品力会相差太多。就算不停产,估计也没人买。
张翔还表示,李one上市三年多,平台技术老化,市场竞争力下降。如果继续生产,可能会影响企业盈利。
今年第二季度,李净亏损扩大至6.41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172.2%。与此同时,营业收入、汽车毛利率和交付量均较第一季度有所下降。
上个月,李仅交付了4,571辆新车,环比下降56.14%。这些数据都表明,李一个人真的动不了。
就连李想在财报会上也承认,新产品挤压了老款的热度。
即使是不得已而为之,李的处理方式也可能存在一些缺陷。
再次犯罪
这已经不是李第一次做“背刺”的老用户了。
去年5月,2021款李one上市,新车在外观、动力、续航、配置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升级,但33.8万元的售价只比老款贵了1万元。
如果是传统燃油车,赢得掌声可能是好事。但放到李one上,老用户就不高兴了,甚至引发集体维权。
“车友用理想谈感情,理想却把车友当傻子。”“李一个没良心的欺诈销售,抛弃忠实粉丝。”“李一欺骗消费者,故意隐瞒新上市,卖积压车,刷数据,无底线。口碑崩了!”…
李一中大量车主在车上挂类似标语,甚至发律师函。李遭遇了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产品公关危机。
2021款李one上市前,店内销售人员称网上的零钱都是小道消息,内部文件显示2024年才会有零钱,让顾客放心购买。
新车型推出后,这些刚买了车的用户感觉被骗了,以为自己被割了韭菜。
更有甚者,该店销售人员称之前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公司销售过。
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后,李想或许应该反思一下,营销体系是否存在一些问题。
据我们所知,在传统的经销商模式下,4s门店销售人员获得的信息会比较滞后,厂家的优惠政策要经过多层才出现在大的销售群体中,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意料之外的。
但在直营模式下,门店销售人员是车企员工,根本不了解公司的销售策略,很难说服消费者。
即使店家有保密规定,也应该在日常的销售话术中做适当的调整,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。
张翔指出,李没有提前告诉用户降价或停产的信息,可能是为了防止竞争对手同时获得这些信息,从而提前布局,影响理想的市场表现。
这反映出在直营模式下,透明的价格体系确实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,但也压制了车企的调整空间。
直销模式之痛
事实上,在传统燃油车时代,一辆车即将换代之前,大幅降价、清仓是常规操作。然而,它很少导致集体权利保护。
消费者对这种现象并不反应过度,甚至有些预算不足的消费者会故意在这个时间段买车。
一方面,在传统的经销商模式下,降价是经销商的单方面行为,厂家不会对此负责。即使消费者对产品价格有异议,由于经销商的缓冲,消费者也不会直接找厂家维权。
而且经销商降价是区域性的,不是全国范围的。不同地区降价幅度不同,会导致消费进行综合比价。
另一方面,由于经销商给出的价格不透明,消费者很难在第一时间了解价格变化信息,造成信息的不对称。因此,传统模式下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远低于直销模式。
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带来的直营模式,不仅让车企更容易控制成本和门店的服务质量,也让消费者更放心购买透明产品。
但直销模式也在蚕食品牌,产品的价格管理成为新势力的一大痛点。
xpeng motors以前也发生过这种情况。2020款小鹏g3上市后,引起了很多老客户的不满。一些刚提车的车主发现,新款车型价格调整不大,但配置提升了不少。他们质问何肖鹏为什么隐瞒产品升级。
为此,何亲自在微博中发表长文致歉,并宣布爱游戏app官网登录入口的解决方案。后来赔偿细则修改了几次,事件才渐渐平息。
在直销模式下,新势力离用户更近,接触更紧密。这种亲近本质上是一把“双刃剑”。主持人能很快掌握用户的意见,但用户生态逐渐“圈地”,也容易吃到品牌。
遇到问题时,直接模式的处理窗口也更短。如果有什么问题,“靠山”直接变成车企。
在企业经营过程中,产品的价格调整是不可避免的。车主生气的根本原因还是信息不对称,因为对改款或者降价的无知。这个问题的唯一答案就是真诚。
李已经吃了亏,为什么还要犯同样的错误?很难不质疑李对用户权益的重视和诚意。
别的不说,蔚来汽车以前很照顾老车主的情绪,在生意不如意的情况下,很难顶住压力不降价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